新型食品 作者:斯蒂芬·巴特勒·里柯克 我从报纸的时事专栏里读到这样一条新闻:“芝加哥大学的普拉姆教授最近发明了一种高浓缩食品。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都被浓缩在一粒粒小丸里,每粒小丸的营养含量相当于一盎司普通食物的一至两百倍。通过加水稀释,这种小九能形成人体必需的各种养分。普拉姆教授自信此发明能给目前的食品结构带来一场革命。” 就其优点而言,这种食品也许是再好不过的,但是它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不难想象,在普 美文阅读 2017-10-01 九凌少子
没有你们就没有他们 作者:刘瑜 又把《他人的生活》看了一遍,记忆中这是唯一一个我主动看第二遍的电影。重新看一遍的原因很简单:看第一遍时太囫囵吞枣了,没留心一个关键问题,那个“坏人”是怎么变成“好人”的。确切地说。我很想知道一个腐朽大厦的倒塌,是从哪个裂缝开始的。 《他人的生活》情节已经众所周知:1984年,东德秘密警察Wiesler被派去监听一个剧作家Georg,结果他不但没按计划搜集该作家的反动言行,反而被他和女友 美文阅读 2017-09-30 九凌少子
“天然”食品 作者:梁文道 说到食材,没有人不喜欢“天然”的,或许觉得它味道好一点,或许觉得它对健康好一点,甚至以为“天然”就是天生的好,不需要理由,正如“人工”在这个过度人工化时代里就必然坏一样,是件用不着解释的事。我当然也喜欢天然食品,但总是忍不住怀疑“天然”这个概念到底有多天然。 最近读书看到番茄酱名牌“Heinz”的故事,很值得拿出来和大家讨论。 话说20世纪初,美国人开始疯狂爱上番茄酱,似乎什么东西都 美文阅读 2017-09-29 九凌少子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作者:王小波 因为太太在做妇女研究,读了一批女权主义的理论书,我们常在一起讨论自己的立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种接近某种女权主义的立场。我总觉得,一个人不尊重女权,就不能叫做一个知识分子。但是女权主义的理论门类繁多(我认为这一点并不好),到底是哪一种就很重要了。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之间的不平等是社会制度造成的,要靠社会制度的变革来消除。这种观点在西方带点阶段论的色彩,在 美文阅读 2017-09-28 九凌少子
我的梦想 作者:史铁生 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的两条腿一动不能动,却是个体育迷。我不光喜欢看足球、篮球以及各种球类比赛,也喜欢看田径、游泳、拳击、滑冰、滑雪、自行车和汽车比赛,总之我是个全能体育迷。当然都是从电视里看,体育场馆门前都有很高的台阶,我上不去。如果这一天电视里有精彩的体育节目,好了,我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像过节一般,一天当中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想着它,一分一秒都过得愉快。有时我也怕很多重 美文阅读 2017-09-27 九凌少子
酱萝卜 作者:蔡澜 正愁找不到题材写作时,《饮食男女》的记者Connie来传真询问关于酱萝卜的事,启发了随想: 最初,接触到的是潮州人的萝卜干,叫为菜甫。剁成碎粒,用来炒蛋一流。潮州人认为菜甫愈老愈好,其实新鲜腌制的也不俗。带着浓重的五香味和甜味,切成薄片送粥,是家常便饭。 做潮州鱼生时,有种种配料,菜甫丝是少不了的,其他有中国芹菜、生萝卜丝、青瓜丝和一种叫酸杨桃的,样子像长形的萝卜,酸得要命。因为点的青 美文阅读 2017-09-26 九凌少子
明日又天涯 作者:三毛 我的朋友,今夜我是跟你告别了,多少次又多少次,你的眼光在默默的问我,Echo,你的将来要怎么过?你一个人这样的走了,你会好好的吗?你会吗?你会吗? 看见你哀怜的眼睛,我的胃马上便绞痛起来,我也轻轻的在对自己哀求——不要再痛了,不要再痛了,难道痛得还没有尽头吗? 明日,是一个不能逃避的东西,我没有退路。我不能回答你眼里的问题,我只知道,我胃痛,我便捂住自己的胃,不说一句话,因为这个痛是真 美文阅读 2017-09-25 九凌少子
打给爱情的电话 作者:朱砂 从我住进病房的那一刻起,对面床上的那对夫妻便一直小声地争吵着,女人想走,男人要留。 听护士讲,女人患的是胶质细胞瘤,脑瘤的一种,致癌率极高。 从他们断断续续的争吵中,一个农村家庭的影子渐渐在我面前清晰起来:女人46岁,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年刚考上大学,儿子念高一;十二亩地、六头猪、一头牛,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医院的走廊里有一部插磁卡的电话,就安在病房门外三四米远的地方,由于手机的普及,已 美文阅读 2017-09-24 九凌少子
爱情的质量 作者:周国平 爱情的质量取决于相爱者的灵魂的质量。真正高质量的爱情只能发生在两个富有个性的人之间。 对于灵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而决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 世上并无命定的姻缘,但是,那种一见倾心、终生眷恋的爱情的确具有一种命运般的力量。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性关系要讲究质量,真挚而久长的爱情远胜于轻浮而短暂的风流韵事。 爱情是盲目的 美文阅读 2017-09-23 九凌少子
我们都有病 作者:朱德庸 我喜欢走路。 我的工作室在十二楼,刚好面对台北很漂亮的那条敦化南路,笔直宽阔的绿荫绵延了几公里。人车寂静的平常夜晚或周六周日,我常常和妻子沿着林荫慢慢散步到路的尽头,再坐下来喝杯咖啡,谈谈世界又发生了哪些特别的事。 这样的散步习惯有十几年了,陪伴我们一年四季不断走着的是一直在长大的儿子,还有那些树。 一开始是整段路的台湾栾树,春夏树顶开着苔绿小花,初秋树梢转成赭红,等冬末就会突然落叶 美文阅读 2017-09-22 九凌少子
去年的树 作者:新美南吉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歌。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 美文阅读 2017-09-21 九凌少子
一个乡民的死 作者:梁实秋 我住着的房屋后面,广阔的院子中间,有一座罗汉堂。它的左边略低的地方是寺里的厨房,因为此外还有好几个别的厨房,所以特别称它作大厨房。从这里穿过,出了板门,便可以走出山上。浅的溪坑底里的一点泉水,沿着寺流下来,经过板门的前面。溪上架着一座板桥。桥边有两三棵大树,成了凉棚,便是正午也很凉快,马夫和乡民们常常坐在这树下的石头上,谈天休息着。我也朝晚常去散步。适值小学校的暑假,丰一到山里来,住 美文阅读 2017-09-20 九凌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