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记小过 作者:梁文道 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我才觉得自己是个宽容的人。因为我的信条是一本书再怎么不对劲,只要你已经翻开它了,就不妨接受它。当然接受它并不意味你必须完成它,只是一本书,既然已经买了回来又看了几页,如果气冲冲、恶狠狠地把它甩出去,然后喊一声“混账!这家伙是个白痴”,岂不是对不住自己?在这个已经不够好的世界里,人是该对自己好一点的。 静下来想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呀,再糟的作者到底也是有妈生的,再坏的书 美文阅读 2017-06-20 九凌少子
祖父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我开始从事写作时,感觉写作好像是世界上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我喜欢写作,就如同鸭子喜欢水一样。我从没完全走出“成为作家”带给我的惊奇;除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意愿以外,我找不出自己成为一名作家的理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意愿会在我的脑子里产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的家族一直从事法律工作。据《英国传记辞典》(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美文阅读 2017-06-19 九凌少子
最好的时光 作者:刘瑜 她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几十年前的细枝末节,金色阔条纹束发带,淡粉红薄呢旗袍,白帆布喇叭管长褂……她记得每一件衣服的颜色和布料,但是不记得那场轰轰烈烈的战争。那有什么奇怪呢,她是张爱玲。《小团圆》不好看,情节杂乱,语言急促。张爱玲写这个书,大约是想终老之前把这一生交待清楚,但是又缺乏交待的耐心。于是就像一个困极了的人,急着上床睡觉,把衣服匆匆褪在床边胡乱堆成一团。 缺乏耐心又实属自然。隔 美文阅读 2017-06-18 九凌少子
请客吃饭的逻辑 作者:梁文道 假如有一个人约你吃饭,你实在没有多大兴趣,但又不好意思不去,结果虽百般无奈也只好赴会,那么你要如何避免还有下次的机会?你该怎么做才能不用在短期内再见到他而又不失礼数呢?其中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出钱埋单,把这顿他主动邀约的饭聚变成你的慷慨请客。如此一来就是他欠你一餐饭了,日后就算他再约你,你也可以问心无愧地借辞推托,反正现下欠债的不是你。 如果你不怕心里不舒服,也不管这人以后会不会小看 美文阅读 2017-06-17 九凌少子
可以吃的纸 作者:梁文道 芝加哥有家很前卫的餐厅叫做“Moto”,它的大厨Homaro Cantu是美国最大胆最有创意的厨师之一。他的其中一道作品是一张纸,纸上画了个粉红色的棉花糖,而这张纸是可以吃的,吃起来无论质感还是味道就真像团粉红色的棉花糖。然而最怪异的还不是这张棉花糖纸,而是这张纸上的一行字:“H.Cantu的机密产权。专利申请中,在事先得到H.Cantu的许可之前,不得揭露或者进一步使用。” 请想象 美文阅读 2017-06-16 九凌少子
仍有人仰望星空 作者:韩少功 也许中国历史太悠长,人们便不愿意回忆,这有一次次捣毁文物和焚烧典籍的运动为证;也许美国历史太短暂,人们便太愿意回忆,这有遍布美国的繁多纪念雕像为证——有的雕像甚至只是纪念中国人常常看不上眼的某次小战斗或者某位小兽医。 “文革”二十周年的纪念,在国内一片关于物价和走后门的嗡嗡议论声中,几乎静悄悄地过去了。在美国,却有众多的报告会、讨论会、书展、电影周海报——有我们熟悉的《毛主席接见红卫 美文阅读 2017-06-15 九凌少子
四季歌 作者:铁凝 一 一个青年和一个姑娘在公园里散步。正是春天的黄昏。 黄昏和春天使北方的公园变得滋润了,脚下的黄土放散着苦涩的香气。 姑娘留意着路边的长椅,长椅上都是青年和姑娘。 小时候她常来公园,中学时也来过。那时她不注意椅子和椅子上的人,她爱看鱼、花、树、猴子、孔雀。今天她第一次想拥有一只长椅,一只安放在僻静角落的空椅子。于是她明白:她开始恋爱了。 青年忽然丢下她跑起来,原来不远处正有一只刚空下来 美文阅读 2017-06-14 九凌少子
北平的零食小贩 作者:汪曾祺 北平人馋。馋,据字典说是“贪食也”,其实不只是贪食,是贪食各种美味之食。美味当前,固然馋涎欲滴,即使闲来无事,馋虫亦在咽喉中抓挠,迫切的需要一点什么以膏馋吻。三餐时固然希望青粱罗列,任我下箸,三餐以外的时间也一样的想馋嚼,以锻炼其咀嚼筋。看鹭鸶的长颈都有一点羡慕,因为颈长可能享受更多的徐徐下咽之感,此之谓馋,馋字在外国语中无适当的字可以代替,所以讲到馋,真“不足为外人道”。有人说北平 美文阅读 2017-06-13 九凌少子
承认的勇气 作者:王小波 我很少看电视。有一天偶然打开电视,想看看有没有球赛,谁知里面在演连续剧《年轮》,一对知青正在恋爱——此时想关上也不可能,因为我老婆在旁边,她就喜欢看人恋爱——当时是黑更半夜,一男一女在旷野中,四野无人,只见姑娘忽然惨呼一声,“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投入情郎的怀抱。这个场面有点历史的真实性,但我还是觉得,这女孩子讲的话太过古怪了。既然是“子女”,又堪教育,我倒想问问,你今年几岁了。坦 美文阅读 2017-06-12 九凌少子
不能被增加的人 作者:张晓风 我很惊讶——原来到最后我连一件礼物都不曾预备。我早就接到她“发愿”的邀请信,当时只觉得要买一件礼物并不是难事。可是,明天,她就要发愿了,我仍然还没找到一件合适的礼物。 初识她是在淡水的一座山头上,古朴的修道院里,青绿的葡萄串尚未熟,四窗的花香里低放着一只巨大的、铜质的十字架,她的白衣服烧灼着异样的白。 她就要正式发愿了,我该送她一件礼物,她们对我那么好,从那么遥远的山上,为我送来自烘 美文阅读 2017-06-11 九凌少子
向自己说再见 作者:希区柯克 凯伦那年九岁,个子小小的,皮肤黑黑的,是个近视眼。她没有朋友,和哥哥嫂嫂住在一起。 哥哥比她大二十岁,一双眼睛离得很紧,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他们家的人都长得不好看。 嫂嫂以前很漂亮,可是她越来越胖,当她穿上比基尼泳装时,活象个摔跤选手。凯伦非常想拥有一套比基尼泳装,但嫂嫂不肯给她买。凯伦常常想,如果她有一套黄色比基尼泳装的话,到海滨就不怕水了。凯伦七岁时,有一天爸爸妈妈一起出去购物 美文阅读 2017-06-09 九凌少子
回忆父母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母亲在我八岁时离开人世,父亲则在我十岁时撒手西归。他们去世时我太小,以至于除了道听途说,我对他们知之甚少。我的父亲去了巴黎,做了英国大使馆的律师;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那儿,除非是被对于未知的某种不安所诱引,这种不安也正折磨着他的儿子。他的几间办公室就在大使馆对面的圣奥诺雷大街(Faubourg St.Honoré),但他住在当时称作德安丁大街(Avenue d'Anti 美文阅读 2017-06-08 九凌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