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轶事 作者:乔治·奥威尔 我曾经在一个卖旧书的书店里工作,如果你没有在书店工作的经历,很可能会认为这里是天堂,会认为光顾书店的顾客有很多上了年纪的绅士,风度翩翩地翻看着装有牛皮封面的书籍。但是真相却让我吃惊,因为这里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我们的书店藏书丰富,但是顾客中懂得读书的人还不到百分之十。最常见的顾客是一些妇女,她们没有什么目标,只是买本旧书送给孩子当做生日礼物;其次是一些买廉价教科书的亚 美文阅读 2018-10-01 九凌少子
扔掉可惜 作者:齐藤肇 我的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本来早已死心塌地就这么着终此一生了,可是有一次身边传来了喜讯。据云:有个医治伤残的最新式医院,可以将身体失掉的某一部分修复如初。于是我便决定试一下。 医院是座洁白而干净的大厦。院长是个有点神经质、面部苍白而消瘦的男子。 “只要把左手进行移植手术,就能修复得完好如初!不过,这要花费好大一笔费用呢!” “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拜托了……可是从哪儿弄到这一只手呢?是假 美文阅读 2018-09-30 九凌少子
吃饭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作者:梁文道 有一位日本大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欢甜食。在他病重的时候,弟子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探望,当然也不忘带一些果子送给恩师,好让他在圆寂前尝一尝。终于到了快要坐化的那一刻了,老禅师一如任何道行高深的修行者,端坐席上,相貌平和。然后,他竟然拿起了一块甜饼,放进口中,有点艰难地慢慢咀嚼。吃罢,他微微启唇,好像要说点什么,于是弟子们统统紧张地紧聚过去,心想师父要做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开 美文阅读 2018-09-29 九凌少子
荔枝 作者:梁文道 一个学中医的朋友报来佳音;他说荔枝并不上火,湿补而已,要紧的是一吃起码得吃一斤,绝对不能吃得太少;很多人投诉荔枝热气是因为他们一次只吃几颗,如果他们再多吃一点就没事了。 这种说法着实古怪,很难令人入信,可是我却很愿意去相信它是真的,还亲身实验了好几天。结果呢?我不知道,反正我长年火气大,谁晓得脸上那颗新长出来的痘是不是荔枝的功劳?相信这个新理论,并不在于我太爱荔枝,而是因为它解决了一 美文阅读 2018-09-28 九凌少子
今夜有暴风雨 作者:卫宣利 男人拉上第38个客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他的出租车轻快地穿过霓虹灯闪烁的大街,向着客人要求的郊区驶去。男人的心情不错,一边开车,一边跟着广播里的音乐哼着歌,不时侧脸看着方向盘右边的那束玫瑰花。玫瑰只有3朵,下面还有一盒蛋糕,他打算再拉两趟就收工回家,因为今天是他妻子的生日。 9点30分,男人送完客人往回赶,车里空气异常沉闷,他摇下车窗,黑沉沉的夜空像锅盖一样压下来,没有一丝风。男 美文阅读 2018-09-25 九凌少子
我们的老式婚姻 作者:杨修峰 在我们家的像册里,珍藏着我们家的第一张全家福,拍摄于1970年。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就会回忆起我与老伴携手走过的近60年峥嵘岁月。 我和老伴都已年过古稀,我们的婚姻是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那时,时兴找大媳妇,我的老伴就比我大6岁。 10岁那年,我正在街上疯玩,娘把我拽回家。只见家里聚了许多人,不过年不过节的,却张灯结彩,门上贴着火红的对联,娘给我换上一身新衣服,命令我 美文阅读 2018-09-24 九凌少子
那些让我们难堪的亲人 作者:安宁 在易初莲花的洗手间里,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上完厕所,没有冲水,便笑眯眯地看着身后长长的队伍,向门外走去。她身后的一个年轻女子,蹙眉看着用过的厕所,回头嘟囔了一句,“真没素质!”而那老太太,大约是耳背吧,始终笑眯眯地,穿过异样地注视着她的人群,一路走出去。行至门口的洗手台处,她打开水龙头,开始洗手。 她先用水接连冲了四五遍水龙头,接着将脸凑过去,用手捧了水一遍遍地漱口。我有些纳闷, 美文阅读 2018-09-23 九凌少子
我们曾到过海边 作者:张定浩 大都市时常让人心烦意乱。所以我们总是能听到吵架的声音,在巴士和地铁上,在黑压压的电影院后排,在明亮炽热的大街上,在陌生人之间,在手牵着手的情侣之间。有一次,走在大街上的我们居然也吵架了,在一段保持距离的沉默行走之后,我想起她一直说要去看海。“我们去海边吧?”我说。“现在?怎么去?”她惊讶的表情像是我提议去月球。“坐上往东的巴士,应该很快就能到。”在这座主要由摩天大楼构筑的城市生活久了 美文阅读 2018-09-22 九凌少子
四点半的游行 作者:约翰·麦克纳尔蒂 译者:孙仲旭 有很多事情让我为自己有了个三岁儿子而感到高兴,其中之一,是让我有资格参加四点半的游行,只是很特别的人才可以参加,只是那些有小孩子的人。 这种游行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下午在纽约举行,是在太阳开始往下落,约翰尼该洗个澡、吃晚饭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太阳开始落下时,这一天就结束了,该领孩子回家了。我们就都开始走出公园,等着交通灯转绿,四点半的游行就开始了,也就是走路回家 美文阅读 2018-09-21 九凌少子
旅行 作者:梁实秋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寝。 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 我记得做小学生的时候,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 美文阅读 2018-09-20 九凌少子
讲价 作者:梁实秋 韩康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三十余年,口不二价。这并不是说三十余年物价没有波动,这是说他三十余年没有耍过一次谎,就凭这一点怪脾气他的大名便入了后汉书的逸民列传。这并不证明买卖东西无需讲价是我们古已有之的固有道德,这只证明自古以来买卖东西就得要价还价,出了一位韩康,便是人瑞,便可以名垂青史了。韩康不但在历史上留下了佳话,在当时也是颇为著名的。一个女子向他买药,他守价不移,硬是没得少,女子 美文阅读 2018-09-19 九凌少子
我村 作者:龙应台 香港仔是“我村”。“我村”的意思就是,在这一个小村里,走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生活必需事务办完。 早上十点,先去银行。知道提款机在哪个角落,而且算得出要等多久。两三个月一次,你进到银行里面去和专门照顾你的财务经理人谈话。坐在一个玻璃方块内,他把你的财务报表摊开。他知道你什么都不懂,所以用很吃力的国语认真地对你解释什么是什么。有一天,他突然看着你说:“我走了,你怎么办?”好像一个情人要去当兵 美文阅读 2018-09-18 九凌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