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十三 作者:周作人 在一本讲古代文明的书里,说到禁忌的问题,他说野蛮与文明在这里有显明的区别,其一谨守禁忌,而其一则否。但是因为世上没有地方是充分文明的,所以在所谓文明人中仍多有蛮风之遗留,有如请客忌讳十三个人,即是一例。我觉得这话很有意思,在中国知识阶级中谨守十三的禁忌的也是常有。不过这乃是从外国输入的,我们本有些土禁忌,后来又加上洋禁忌去,自然更觉得热闹了。 从这一点上看来,解说又略有不同,这个禁忌 美文阅读 2017-07-22 九凌少子
交流 作者:李娟 让我苦恼的是,无论我说什么都无法让叶肯别克理解──“啊,叶尔肯,你怎么会在这里?” “啊,你好!你好!好好……” “你也好!” “是的,对对对!” “你这是干什么去?” “好的,可以可以。” “我现在到市场那边去一趟。” “是的是的。” “这几天怎么不去我家玩了?” “好!可以!” “我外婆这几天生病了。” “对对对!是的!” 我耐着性子,比划着对他解释: “外婆──就是那个老奶奶, 美文阅读 2017-07-21 九凌少子
半山的大佛 作者:许知远 城市很小,什么消息都流传得快。几乎全城人都知道,有一些中国人在半山上修建一个佛像。估计再有几天,全城人也都知道,有两个中国人,总在街头闲荡。 “这里中国的影响为零。”迈克·拉特兰德说,如果不算他的中国基因,廷布的确很难看到中国的印记,印度才是真正的超级大国。电视屏幕上的印度歌舞剧,宝莱坞肉感十足的明星们布满了书店里的杂志栏,国家电视台的新建筑是印度捐赠的,从廷布到布纳卡的公路则是印度 美文阅读 2017-07-20 九凌少子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作者:王小波 朋友寄来一本书,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备忘录》,我正在看着。这本书是他的讲演稿,还没来得及讲,稿也没写完,人就死了。这些讲演稿分别冠以如下题目: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还有一篇"连贯",没有动笔写,所以我整天在捉摸他到底会写些什么,什么叫做"连贯"。卡尔维诺指出,在未来的一千年里,文学会继续繁荣,而这六项文学遗产也会被发扬光大。我一直喜欢卡尔维诺,看了这本书,就更加喜欢他了。 卡 美文阅读 2017-07-19 九凌少子
自然 作者:刘瑜 我的邻居里,有一个美国老头儿,叫斯蒂夫。七十多岁了,却挤在学生宿舍里,原因大约是学校买这栋楼的时候,他作为“原住民”,选择了不搬走。学校无可奈何,也不可能赶他走,于是他一鼓作气,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斯蒂夫先生曾经告诉我,他早没有了亲人,也从没看到过一个朋友拜访。不难想象,这样的老头儿,有逢人就拽住不放喋喋不休的习惯。他每天晚上,把花白的胡子染黑,背着一个重重的双肩背包出门,不知所去。早上 美文阅读 2017-07-18 九凌少子
难服侍 作者:亦舒 哎呀,那人真难服侍。 可能是真的,你说来,他说去,你说红,他说绿,世上自有这种人。 可是,为什么要同这种人来往呢?他请客,我们不去,我们永远不请他,不就完了。 明知难服侍,又颤巍巍地去服侍他,为的是什么?总有好处吧,否则,谁去看这种眼睛鼻子。 不但有油水可捞,且不止一点点吧。不然,谁会耐着性子弯腰哈背地去服侍任何人。 既然如此,有什么好抱怨! 争口气,第二天不再去服侍他,人到无求品自高 美文阅读 2017-07-17 九凌少子
学问与趣味 作者:梁实秋 前辈的学者常以学问的趣味启迪后生,因为他们自己实在是得到了学问的趣味,故不惜现身说法,诱导后学,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之下走进学问的大门。例如,梁任公先生就说过:“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任公先生注重趣味,学问甚是渊博,而并不存有任何外在的动机,只是“无所为而为”,故能有他那样的成就。 一 美文阅读 2017-07-15 九凌少子
小女孩和厌倦 作者:于尔克·舒比格 一个小女孩从来没有为什么事感到厌倦过,在下雨天也没有星期天也没有。有一天她决定去认识一下厌倦。 她先去向报刊亭里那个总是在打呵欠的卖报女人打听。 “它刚才还在这里呢,”女人说,“你只要等一会儿,它很快会回来的。” 小女孩等着。她看着女人工作。当她点钱的时候,她的手指翻着现金柜,好象在玩一件乐器。厌倦没有来。 “也许我该去路上等它,”小女孩说。她谢过了女人,离开了。 “如果我真 美文阅读 2017-07-14 九凌少子
黄昏里的男孩 作者:余华 此刻,有一个名叫孙福的人正坐在秋天的中午里,守着一个堆满水果的摊位。 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他,使他年过五十的眼睛眯了起来。他的双手搁在膝盖上,于是身体就垂在手臂上了。他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灰蒙蒙,就像前面的道路。这是一条宽阔的道路,从远方伸过来,经过了他的身旁以后,又伸向了远方。他在这里已经坐了三年了,在这个长途汽车经常停靠的地方,以贩卖水果为生。一辆汽车从他身旁驶了过去,卷起的尘土像是 美文阅读 2017-07-13 九凌少子
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作者:李娟 有时候我会扔下杂货店跑出去满山遍野地玩,来店里买东西的人就只好坐在我家帐篷里耐心等待,顺便替我守着店,有人来买东西的话,就告诉他:“人不在。”有时候他实在等急了,就出去满山遍野地找我。 而有的时候呢,我在帐篷里耗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来买东西,连把头伸进帐篷看一眼的人也没有。害我白白浪费了本该出去玩的大好时光。 天天守在帐篷里,坐在柜台后的一堆商品中间,世界就在柜台对面,满目的葱茏鲜艳, 美文阅读 2017-07-12 九凌少子
彬彬有礼的强盗 作者:安德拉德 我愿意为我们的男公民、女公民们开辟这个犹如窗口的专栏: “一切都好,真的一切都好!” 不过,我认为要真正地说一切都好,那得在现在的年份上再加上四千年,即五九八〇年。到那个时候,谁还敢说巴西不是一切再好不过了。通货膨胀消失了,国家向古老的欧洲、亚洲出口高级产品;美国人摘下礼帽请求巴西发展银行给予贷款;苏联请求我们转让技术;我们拥有一位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德高望重的共和国总统;心满意足的人 美文阅读 2017-07-11 九凌少子
伪造的病历 作者:陈蔚文 柜子深处.抽屉底部,病历是家庭档案重要的一部分。 保存病历,一切有此习惯的人,是否都对时光和生命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与忧愁? 有位朋友甚至保留着已逝母亲的病历。大牛皮纸袋,封装着他母亲最后几年的生的意志。这其中每步都有他的见证:那些东奔西跑的医院,各项检查诊疗、希望与绝望问的艰难沉浮……他母亲临终也不知自己的真实病况。 “病变是最与自身血肉相连,却也最不属己的异物。”病历是这句话的最好 美文阅读 2017-07-10 九凌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