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蛋糕 作者:尼尔·盖曼 几年前所有的动物都消失了。一天早上我们醒来,它们就那么不见了。它们也没留个条子,或是说声再见。我们一直没弄明白它们跑哪儿去了。 我们想念它们。 我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这就是世界末日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不过是没有动物了而已。没有了猫或是兔子,也没有了狗或是巨鲸,海里没有了鱼,空中也没有了鸟儿。 只剩下我们。 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不知所措。之后有人指出,仅仅是动 美文阅读 2019-01-17 九凌少子
吃的耻辱 作者:莫言 吃人家嘴短的意思很明白,仅仅有这点意思那简直不算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吃人一棵胡萝卜所蒙受的耻辱哪怕用一棵老山参也难清洗。 我像傻瓜一样混进首都北京后,恨不得见到动物就要点头哈腰表示友善,但北京动物的凶猛程度是地球上有名的,哪怕是一条浑身污垢的野狗,也比外省的狗要神气许多。那猖狂的吠声里毫不掩饰地透露出京狗的优越感,狗尚如此,何况人乎?话说那一年,在一家又脏又破的似乎是纯种老北京人开的冷面 美文阅读 2019-01-16 九凌少子
少女与死亡 作者:图尼埃 女教师听到教室最后面有人发出压低的笑声,立刻停止了讲课。 “又是怎么回事?” 一个小姑娘抬起一张深红色的、笑嘻嘻的面孔。 “小姐,是梅拉尼。她在这时候吃柠檬。” 全教室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女教师走到最后的一排。梅拉尼抬起头来看她,脸上一副天真无邪的神气,浓密的黑头发使这个脸蛋显得更加瘦、更加苍白了。她手上拿着一只细心剥过皮的柠檬,柠檬皮像金色的蛇一样,盘在课桌上。女教师站在那儿,不知道 美文阅读 2019-01-15 九凌少子
失去的森林 作者:许达然 你大概还记得我那只猴子阿山。你第一次来的时侯,我带你上楼看它,它张大着嘴与眼睛凶狠瞪着你的友善。我说你常来,它就会很和气了。 可是我不常回台南,你不常来。 那时我在台中做事。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就读自己喜欢读的书。那时薪水用来吃饭买书后已没有剩钱回家,回家对我竟然是一种奢侈。即使有钱回家,也难得看到为了养活家跑南跑北的父亲与为了点学问背东背西的五个弟妹。即使看到,也难得谈谈。即使谈 美文阅读 2019-01-14 九凌少子
不为功利心虚荣心读经典 作者:刘瑜 我至今仍然记得19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希腊学者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 大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枯坐俩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 类似的读书经历 美文阅读 2019-01-13 九凌少子
唐人来自何处 作者:梁实秋 我二十二岁清华学校毕业,是年夏,全班数十同学搭乘杰克孙总统号由沪出发,于九月一日抵达美国西雅图。登陆后,暂息于青年会宿舍,一大部分立即乘火车东行,只有极少数的同学留下另行候车:预备到科罗拉多泉的有王国华、赵敏恒、陈肇彰、盛斯民和我几个人。赵敏恒和我被派在一间寝室里休息。寝室里有一张大床,但是光溜溜的没有被褥,我们二人就在床上闷坐,离乡背井,心里很是酸楚。时已夜晚,寒气袭人。突然间孙清 美文阅读 2019-01-12 九凌少子
严父 作者:席慕容 八月,夏日炎炎,在街前街后骑着摩托车叫卖着:“牛肉,肥美黄牛肉。”的那个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新修的马路上,压路机反复地来回着,在驾驶座上那个沉默的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不远处那栋大楼里,在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批着公文、抄着公文、送着公文的那些逐渐老去的男子之中,想必也有很多都是父亲了吧。一切的奔波,想必都是为了家里的几个孩子。 风霜与忧患,让奔波在外的父亲逐渐有了一张严厉的面容,回到 美文阅读 2019-01-11 九凌少子
太原诅咒 作者:刘慈欣 诅咒1.0诞生于2009年12月8日。 这是金融危机的第二年,人们本来以为危机快要结束了,没想到只是开始。社会处于一种焦躁的情绪中,每个人都需要发泄,并积极创造发泄的方式,诅咒的诞生也许与这种氛围有关。 诅咒的作者是一个女孩儿,18岁至28岁之间,关于她,后来的IT考古学家们能知道的就这么多。诅咒的对象是一个男孩儿,20岁,他的情况却都记载得很清楚,他叫撒碧,在太原工业大学上大四。他 美文阅读 2019-01-10 九凌少子
终点 作者:罗伯特·J·哈斯汀 我们的下意识中常常藏有这样一个田园般的梦幻,我们乘坐火车作横跨大陆的长途旅行,沉醉于窗外高速公路上如梭的车流,孩子们在路口招手致意,奶牛在远远的山脚下吃草,发电厂冒出浓烟,成排成行的玉米和小麦,平畴深谷,山峦起伏,城市的轮廓,乡村的庄园,都让我们如此沉迷,如此心醉。 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想的还是终点。某天某时,火车进站,鼓乐齐鸣,彩旗飘扬。一旦到达终点,心中梦想千种都会成 美文阅读 2019-01-08 九凌少子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作者:刘瑜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 美文阅读 2019-01-07 九凌少子
苦瓜是瓜么? 作者:汪曾祺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菜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我很惊奇了:她已经能自己经过归纳,形成“瓜”的概念了(没有人教过她)。这表示她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凭借概念,进行思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她奶奶问她:“黄瓜呢?”她点点头。“苦瓜呢?”她摇了摇头,并且说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进一步想:我对 美文阅读 2019-01-06 九凌少子
我的四季 作者:张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 美文阅读 2019-01-04 九凌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