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险境 作者:卡夫卡 我爱一个姑娘,她也爱我,但我不得不离开她。 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好像她被一群全副武装的人围着,他们的矛尖是向外的。无论何时,只要我想要接近,我就会撞在矛尖上,受了伤,不得不退回。我受了很多罪。 这姑娘对此没有罪责吗? 我相信是没有的,或不如说,我知道她是没有的。前面这个比喻并不完全,我也是被全副武装的人围着的,而他们的矛尖是向内的,也就是说是对着我的。当我想要冲到那姑 美文阅读 2018-02-15 九凌少子
中国人来访 作者:卡夫卡 午饭后,我苍老地,通体鼓胀,心脏略有些不舒服,躺在床上,一只脚垂在地上,阅读着一本历史读物。姑娘走了进来,两只手指抵在翘起的嘴唇上,通报一位客人的到来。 “谁啊?”我问道,在我等待下午的咖啡时来客使我感到烦恼。 “一个中国人。”姑娘说,并且痉挛般地竭力把她的笑声压下去,以免给门外的客人听到。 “一个中国人?到我这儿来?他是穿着中国服装吗?” 姑娘点点头,还在强忍着笑。 “把我的名字告 美文阅读 2018-02-14 九凌少子
头发 作者:梁实秋 周口店的北京人,据考古学家所描绘,无分男女,都是长发鬅松,披到肩上,看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好看,想来头毛太长的时候可能动作不大方便而已。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才懂得把过长的头发挽起来,做个结,插一根簪,扣上一顶方巾,或是梳成一个髻。于是只有夷狄之人才披发左衽,只有佯狂的人才披发为奴,只有愤世的人才披发行吟,只有隐遁的人才披发入山。文明社会里一般正常的人好像都不披散着头发。 按照身体肤发受之 美文阅读 2018-02-12 九凌少子
爱吃的女人 作者:蔡澜 和我一齐吃过东西的人,都知道我的食量不大,所有食物,浅尝而已。但也别以为我什么都吃少,遇到真正的美食,我还是吃得很多。 近来,我已经将试味和饮食分开了。到了餐厅,见到佳肴,我会吃一口来领略厨师的本领,但绝不满腹。真正的吃,是一碗白饭,或一碟炒面,没什么佐料,仔细欣赏白米的香味和面条的柔软,适可而止,最多是吃个半饱而已。 其实,与其说我爱吃东西,不如说我爱看别人吃东西。一桌人坐下,我只选 美文阅读 2018-02-11 九凌少子
选择太多 作者:梁文道 偶尔有人抱怨,如今过年的气氛不如以往。想从前,大年三十晚上开始,街上一切店铺都已经关上了门,直到初三,才略略恢复常态,食肆商家才又开始了买卖。年假那几天原是大家休息,与亲友聚会的日子;可现在,我们会形容那种平静的市面为“冷清”与“萧条”。于是初一就不再是原来那个初一了,你还是可以逛街,还是可以如常吃喝,仿佛农历新年只不过是个比较长的周末而已。同时还有媒体教导我们,“过年食品可以不再沉 美文阅读 2018-02-10 九凌少子
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作者:冯骥才 个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节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 节日是一种纪念日,内涵却多种多样。有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比如国庆节、圣诞节等等;有某一类人如妇女、儿童、劳动者的,这便是妇女节、儿童节、母亲节、劳动节等等;也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这类节日都很悠久,很早就有了一整套人们喜闻乐见、代代相传的节日习俗。这是一种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美文阅读 2018-02-09 九凌少子
大自然的文字 作者:伊林 你很早就认识了字,并且毫不费力地读出街上的随便哪一块招牌。你不会跑到理发馆里去买药,也不会跑到药房里去理发。如果人们不陪你,你也会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给你正确的地址、街名和门牌号码。 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 美文阅读 2018-02-08 九凌少子
苏东坡传序 作者:林语堂 我写苏东坡的传记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我脑中一直存着为他作传的念头。一九三六年我携家赴美,身边除了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作或者和他有关的古刊善本书,把空闲的考虑都置之度外。那时候我就希望能写一本书来介绍他,或者将他的一部分诗词文章译成英文,就算做不到,我也希望出国期间他能陪在我身边。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 美文阅读 2018-02-07 九凌少子
有钱人的品味 作者:梁文道 十几年前坐出租车,同出租车司机讲起李嘉诚,十个有九个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李超人”;今天坐出租车再和司机讨论“诚哥”近日事迹,我保证十个里头有十个会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立刻大骂“官商勾结”,甚至叫他“奸商”。想知道香港有没有仇富情绪?办法很简单,就是拿本地首富李嘉诚当指标,答案岂不是清清楚楚、显而易见?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仇富,但是我等平民却未必仇视富人的饮食品味,此所以坊间媒体常常标榜某 美文阅读 2018-02-06 九凌少子
一代不如一代 作者:梁文道 人,固然一代不如一代;原来食物也是,我从未听过有哪一种食材被认为是今天好过以前的。虽然有些东西好像真的比从前美味,例如柳橙;老人却说它变得太甜没“橙味”。那么苹果呢?富士苹果难道不比“地厘蛇果”香甜吗?啊,它们根本是不同的品种;而且就算是富士苹果,如今大量生产的廉价版又怎及得上当年价比金箔的前辈呢?我一直怀疑这种传说,正如我不相信人的素质会日渐下降一样;直到我亲身体验到愈来愈多的实例 美文阅读 2018-02-02 九凌少子
钱阿姨 作者:北岛 据父亲说,五十年代初有个叫王玉珍的农村姑娘,因家庭纠纷从保定到北京打官司,眼见那官司旷日持久,她落脚到我家当保姆。那时我们住东交民巷外交部街1号,到司法部街的法院没几步路。王玉珍身强体壮,嗓门洪亮,带孩子洗衣服搞卫生买菜做饭全包了,根本不当回事。据父亲说,每天下班都看见她坐在家门口,一手抱我一手抱我弟弟轮流喂饭。父母白天上班,无人替换,估摸每回开庭我们都跟着对簿公堂。两年后,王玉珍打完 美文阅读 2018-01-31 九凌少子
欢迎你到荷兰来 作者:金斯利 时常有人问起我抚育残疾孩子的经历,以便帮助那些不曾有过这种独特经历的人对此有所理解。我的感受是这样的…… 当你想要孩子的时候,就好象是规划一次愉快的意大利旅行。你买回一大堆的旅行指南,把旅行计划安排的详尽而周密:罗马圆形大剧场、米开朗基罗、威尼斯的贡多拉,或许,你还会学点简单的意大利语……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兴奋。 经过几个月的热切期盼,这一天终于到了。你打点好自己的行装出发了。几个小时 美文阅读 2018-01-30 九凌少子